偷香小说网 > 童年记事 > 第21章 21 吴妈故事,教育手段,谈理想

第21章 21 吴妈故事,教育手段,谈理想


吴妈今天给我们讲的,是她继父让她读书的故事。妈妈是个睁眼瞎,她到继父家时才五岁。继父有两个儿子,都比她大一点,他们都很喜欢这个小妹妹。吴妈看到两个小哥哥每天在家里上学,她也吵着要念书。她继父没办法,只好也让吴妈去,不过跟她讲明,去了一定要读好,不许偷懒,吴妈一一答应。

        那绍兴师爷可厉害了,只要谁书背不出,字、文章写不好,就要用板子打手心。吴妈读书刻苦用功,从来没有挨过老师的板子。老师很喜欢她,并告诉她继父,将来一定要送她去上海或杭州读书,她肯定会有出息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吴妈,当时你们读的都是些什么书啊?”晓萍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多了,象‘三字经’、‘神童诗’还有‘千字文’都读过,我还专门读了‘女儿经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吴妈,什么是‘女儿经’啊?”徐敏傻乎乎地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现在‘女儿经’不时兴了。简单地讲就是一个女孩从生出来一直到老,她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。以前读书的女孩都要读‘女儿经’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继父是不是管得很严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当然了,他把读书看得比啥都重要。他经常对我们讲,‘万般届下品,唯有读书高’,只有书读好了,将来才能出人头地。他还讲‘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千钟粟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’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是颜如玉?我怎么听不懂?”徐敏又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林媛就是颜如玉。”德明说话有点不大看山水,不轧妙头(不会察言观色,口无遮拦)。其实他也不全懂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就你懂,胡说八道。”丽华又教训起德明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吴妈,你没进学校念过书?”林媛问吴妈,德明的话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,女孩里,林媛的气量最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继父死后,我家就落魄了。家境不好,加上我是女孩,我妈就没再让我继续读书。我当时就暗暗发誓,将来一定要我的孩子读好书,为我争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下我明白了,吴妈为什么要盯着大铭读书。在吴妈的督促下,大铭成绩是比不少男生要好,他能经常拿五分。不过我看大铭读得有点吃力,有时成绩不好,就要受到吴妈的训斥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次,大铭作文得了三分,吴妈一边训着他,一边哭,说要是成绩不好,将来怎么能赚钱养家,因为大铭是她的依靠。她又是鼻涕,又是眼泪,还直跺脚,而且是连跳,嘴里嚷着要回绍兴老家。只见大铭紧紧拉住她,发誓下回一定拿五分。离开吴妈他怎么活。吴妈讲一条大铭答应一条,吴妈这才罢休,收起眼泪鼻涕。我和德明躲在门外偷看,要是看到别人那样跺脚,我们早就笑出声了,可是在吴妈面前,我们一点也笑不起来。吴妈是那样的伤心,她把大铭的学业看得比什么都重,吴妈真是比他亲妈还亲。大铭自己的父母从来都不过问他的学习情况。成绩报告单,学生手册都是吴妈签的字,连家长会都是吴妈代劳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样是要孩子好好读书,吴妈用的是眼泪,而张妈的手段是打,因为她坚信棍棒底下出孝子。她知道眼泪根本感动不了德明,她自己斗大的字不识几个,当然教不了德明,却对德明的功课问长问短,指手划脚。德明不买她的帐,所以打是她的主要手段(像现在的虎妈?)。在她眼里,不打如何成才。当然,打德明必须要帮手,主要是大哥,二哥打不过德明。除了打,张妈还另有高招,就是不让德明出门,逼他做功课,自己拿了把鸡毛掸子坐在旁边。对德明来说,这是比要他死还难过。要是让我看到了,我就会顺着张妈,劝德明好好做功课,做好了我们才能玩啊。这一手比张妈的还灵,所以张妈很“喜欢”我,说我懂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小黄的爸妈更是与众不同,他们采用的是“说服教育”,也就是只动口,不动手。要是他读书成绩不好,或着做错了什么,他们就让小黄面壁站着反省。这时间有长有短,直到他悟出了提高学习成绩或改正错误的办法,他父母再和他谈谈心。反省不深刻或措施不当,就要再接着闭门思过。这听起来蛮文明的,其实说服教育也不是好受的。你想长时间一动不动地面壁站着,这跟受罪还有什么区别!

        其实对于我的学习和功课,我爸妈倒是放任自流,从来不检查我的作业。这点我福气就比德明他们好多了。他们只是要我好好读书,听老师话,再就是问我在学校里有没有捣乱,老师批评了我没有。所以在学校里,“皮大王”轮不到我,但好学生也沾不到边。让我最担惊受怕的就要算家长会了,那是周老师告状的好机会呀,因为她要找到我的差错易如反掌,也是到了我屁股大吃苦头的时候了。对我惩罚,还要看他们(主要是阿爸)是否有闲工夫,工夫多,我就触霉头,时间少,打几下便告结束,大家爽气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把成绩看得并不是很重,这也许是我们还没有到毕业的时候,用不着为考什么学校而发愁。

        接着,吴妈拿出了她当年的毛笔字,那是她每天的功课。晓萍立刻说出了这是什么体,这方面她是行家。吴妈的毛笔字,是比一般人的强。她告诉我们,虽然她家成份不好,家里穷,但她妈妈咬咬牙,让她的两个哥哥继续上学,大哥大学毕业,在北京工作,二哥高中毕业,在县里工作。高中毕业生,在乡下也算得上是一个不小的知识分子。高小毕业就是个文化人了,初中毕业回乡,一般就不种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徐敏一听,便对吴妈说:“吴妈,我读到小学毕业算了,去做学徒,早点工作挣钱养父母。读书对我来讲太吃力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小学毕业工作难找,只好做一点力气生活。要是找不到工作,就要做‘社皮’,小心被人家动员去新疆。”德明又拿话急徐敏了。人们叫那些考不进初中、高中和大学而在家吃闲饭的人称为社皮(社会青年,有点像现在的待业青年)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几年,街道里都在动员这些社会青年去支援新疆建设。上个礼拜天,街道里的一些社会青年(都有点残缺)到我们弄堂来动员人家去新疆。他们拉了横幅,手挥标语旗,又是唱,又是跳,又是喊口号,其中有一首歌叫(新疆是个好地方)。德明就讲,新疆是个好地方,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去?所以两年里,我们弄堂只有一个人去了新疆。

        徐敏听德明这么一说,又急了:“我在你们进学校前,已经留了两级,幸亏留到了你们班,碰到了这么好的老师、同学。大家都愿意帮助我,不嫌弃我,我才能够和大家一起升上来。不然的话,我早就不想再读书了。”徐敏小时候发高烧,脑子有点烧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林媛开口了:“徐敏,只要你努力,成绩一定会上去的。你放心,我们都愿意帮助你。我们一起小学毕业,一起进中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对,徐敏,大家一起帮助你。不要恢心,你一定能读到中学毕业的。”晓萍也安慰她。

        吴妈说,小孩子上学读书是正路,别的都是歪门邪道。女孩最好要初中毕业,这样将来也好教教自己的孩子。女孩读不读大学没关系,因为学问再大也是人家的人,找个好男人就可以了。男孩就不一样了,要出人头地就要读好书,没有文化就找不到好工作,就赚不到大钱。听到这,晓萍努了一下嘴角,林媛她们却不露声色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几个又感慨大话起来。我想当一名科学家,因为我喜欢看(十万个为什么)和(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),有时我还偷偷地拿小叔的(科学画报)来看。不过我也知道自己的份量,能读到初中毕业,找份能养家糊口的工作就不错了。自己“才疏学浅”,将来也不会有什么作为,所以不用为什么理想和前途费心劳神,因为听我阿爸讲,他高小还没读完。德明就说我觉悟太低,胸无大志,目光短浅,只晓得死读书。而他将来要做一个造高楼大厦的工程师,这样钱就能比别人赚得多。理由是他阿爸复旦大学毕业,大银行行长。丽华马上就刻薄起他来:“做工程师,异想天开,你没在做梦,说胡话吧。”帮德明是我的职责:“只要踏踏实实,异想天开的事也是可以办得到的。你看过(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)吗?里边全是些异想天开事。”德明的脸皮比我的更厚:“我头脑很清醒,精神很正常。tiansheng我材必有用,我们走着瞧。”丽华肚子里的货色少,只能用恶言恶语数落德明。但同样是骂人,从晓萍嘴里讲出来就好听多了,她形容德明是“志大才疏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故事讲完后,吴妈又端出了一盆糖藕,每人一片。那藕的每个孔里都塞足了糯米,好像是糖浆里捞出来一样,黏黏的,还往下滴,就像我的口水。那糖浆看看就像蜜,咬一口就甜到心。这是我第一次尝吴妈做的糖藕,它甜糯可口,有韧劲,和阿婆从小贩那里买来的味道是大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吴妈,这藕怎么那么甜?和我阿婆买来的不一样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是用芹糖(麦芽糖)烧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吴妈的酥饼和糖藕实在是好吃,当然,吴妈借题发挥教育大铭也不是一回两回了。


  (https://www.touwx.cc/xs/15/15784/4339826.html)


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touwx.cc。偷香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wap.touwx.cc